小孩小孩你別饞,
過了臘八就是年。
臘月初八的臘八節(jié)是我們進入臘月后迎來的第一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;也許大家都知道都知道這天要吃臘八粥;可是臘八節(jié)、臘八粥是從何而來的?為什么要吃臘八粥?估計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大多都回答不出來了。下面優(yōu)狐電動車的五位家人來為您講述五個關于臘八粥的故事:

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,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,專門出來驚嚇孩子;傳說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,單怕赤(紅)豆,而大人小孩生病、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(jié)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;所以,在臘八這天以紅小豆、赤小豆熬粥,以祛疫迎祥,故有“赤豆打鬼”的說法。

相傳,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,民工們長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,吃糧全靠家里人送;有一年臘月初八,一些少糧的民工們把各自剩下的五谷雜糧熬成稀粥,每人喝一碗抵御饑寒;為了悼念這些民工,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“臘八粥”,以資紀念。

傳說,西晉時有個青年人很懶,游手好閑,坐吃山空,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,家里沒糧了;饑餓難熬的年輕人,遍搜家里的壇壇罐罐,將殘余的五谷顆粒連同可食的殘碎物,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,從此下定決心痛改前非,勤勞過日;人們借此教育子女,臘八喝粥,牢記祖先勤儉美德。

當年,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(zhèn),正值數(shù)九嚴冬,岳家軍衣食不濟、挨餓受凍,眾百姓相繼送粥,十二月初八這天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“千家粥”,大勝而歸;后來每到臘月初八,人們便以雜糧豆果煮粥,懷念岳飛。

據(jù)說,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里很窮,便給一家財主放牛,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,牛一滑跌下了橋,將腿跌斷,老財主氣急敗壞,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里不給飯吃;朱元璋餓得夠嗆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屋里有一鼠洞,扒開一看,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,里面有米、有豆,還有紅棗,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,吃起來十分香;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,又想起了這事兒,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;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,因此就叫臘八粥。